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1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80篇
人口学   342篇
丛书文集   359篇
理论方法论   145篇
综合类   2220篇
社会学   625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达 《民族研究》2004,(1):60-66
凉山彝族社会中的“尔普”(份子钱 )是一种礼物交换形式。对“尔普”的研究和分析 ,可有助于人们理解凉山彝族社会。“尔普”本来是维系彝族传统社会宗族内部亲属组织的纽带 ,由于文化变迁的原因 ,后来发展出了跨宗族的“尔普”新形式 ,又由于族群互动的原因 ,还产生了跨越族群的“尔普”形式。“尔普”形式的变迁是族群互动下的一种文化变迁形式 ,其动力来源于彝、汉两族的互动关系。彝族社会中“尔普”的变迁形式是人类学关于族群互动下的文化变迁理论的鲜活事例。  相似文献   
82.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民族自治权,它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和尊重各少数民族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新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实践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83.
多维互动是族际政治整合的一种重要机制,政府、社会组织、族员三者互动的结构、特点、方式、内容构成了这种机制的基本框架。其具有认知、理解、信任、包容等功能,这些功能促进了各族员由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向。因此,建构族际政治整合多维互动机制是实现各族员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84.
论中共二大提出"民族自决"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彬  谢忠 《民族研究》2007,2(2):11-18
本文认为,中共二大提出并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自决主张,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来自当时国际与国内、主观和客观诸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历史合力".  相似文献   
85.
ABSTRACT

Drawing on multiple data sources, including key informant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archival stud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the civil society’s role in foregrounding the agenda of women migrants i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M&D) fora, and reflects on its role in realising the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Yet, the dominant narrative within the state-led Global Forum 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GFMD) tends to be a gender-blind migration for development approach, which emphasises national-level economic growth at the centre of migration processes, while negating the subjectivities of women migrants and neglecting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global economy; this approach diverts attention to a narrow focus on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forms of financial remittances. Based on an examination of the GFMD as a site for gender mainstreaming M&D, we reflect on lessons learned as we look forward to achieving the SDGs. We argue that while the SDGs include some significant provisions for women in migration, only critical civil society advocacy and activism networked within grassroots organisations can addres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necessary (such as a re-articulation of the care economy to value economic contributions of women’s reproductive work) to transform and improve the lived realities of women in migration and realise the SDGs in a manner that fosters their empowerment.  相似文献   
86.
ABSTRACT

This paper approaches the African-European migration industry as a complex web of relations in which different actors liaise, objectives oppose each other, and roles overlap. Starting from this notion, the question emerges: How do migrants navigate this fuzzy web of migration facilitation/control?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is paper uses a ‘trajectory ethnography’ that follows the im/mobility processes of migrants from West – and Central Africa to, and inside, Europe. In so doing, it particularly focuses on two practice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social navigation. First, it concerns débrouillardise, a term that points to the power of improvisation, creativity and hustling. Second, it regards social negotiation, a term referring to the process of how migrants ‘massage’ their relations with important actors in the field. The findings stress the relational dimension of the migration industry in the sense that the functioning of one actor depends so much on the intentions and efforts of others. I conclude that we could enhance our knowledge on migration industries with studies that constantly shift betwee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igrant, the social network, the facilitator and controller. Such a dynamic approach unpacks further the multiple efforts that produce migrant im/mobility.  相似文献   
87.
对西部民族地区英语"一条龙"教学规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英语教学所花周期较长,效果相对校差,已成为外语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状况,西部地区英语教育更要以“西部开发”为契机,着眼于大、中、小英语教学的全部过程,探讨如何搞好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方法和路子。  相似文献   
88.
关于民族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包括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和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乡是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在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建立的乡一级基层行政区域。无论是从民族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过程以及所依据的理论看,还是从几十年来民族乡的实践看,民族乡都与一般乡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出自治的性质。属民族区域自治性质的乡级基层政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为此,本文建议在宪法和其他法律中明确规定民族乡的这一性质和地位,以利于做好民族乡的工作,保障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89.
我国少数民族构成要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行 《民族研究》2001,4(1):45-51
本文用总人口、自治地方本民族人口、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人均GDP、农业人口、识字人口、在校生、母语人、单语人、双语人人数等 10项指标作为民族的地区、经济、教育和语言构成要素 ,对这些要素在我国现有少数民族中的构成情况作了描述、相关和因子提取等统计分析 ,以说明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构成的基本社会状况 ,以及这些要素对少数民族整体和个体的构成的作用或代表的信息量有多大。文章还依据已有的经验知识对统计分析结果作了相应的说明和解释。结论是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之间的区别特征主要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的教育水平、居住地区、使用语言等方面的社会差别 ;但是从发展趋势看 ,传统意义上的各民族构成要素的作用将逐渐减弱 ,民族间的差别将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90.
论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艾冲 《民族研究》2003,(2):51-60
唐代前期"河曲"地域人口的民族构成包括汉、稽胡、突厥、铁勒九姓、昭武九姓、党项羌、吐谷浑等七个民族,其数量与分布呈动态变化.贞观二十年前,"河曲"人口数量可达180,000余人,其中汉族、稽胡族人口约有50,000人,分布在"河曲"边缘地带,突厥族游牧于"河曲"东半部的夏、胜二州之间以及西北隅,昭武九姓居留在"河曲"西部的灵、盐、夏之间.此后,由于吐谷浑族、党项羌族、铁勒族的迁入,居民数量与空间分布发生新的变化.迄天宝元年,"河曲"地域的人口总数已达750,137人.安史之乱后,铁勒九姓、突厥、昭武九姓、吐谷浑诸族人口相继迁出"河曲",惟有汉、稽胡、党项羌诸族人口仍留居原地,尤其以党项羌人口增长显著,分布范围不断扩大,遍及"河曲"地域,成为当地人口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